清源山房爲晉江石申卿

洞壑肅陰陰,幽居詎可尋。 鬆筠閱世古,雞犬隔雲深。 塵滿牀頭易,風鳴壁上琴。 知爲蒼生出,那能甘陸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洞壑(hè):深穀,山洞。
  • 肅隂隂:形容環境幽靜而隂暗。
  • 幽居:隱居的地方。
  • (jù):豈,怎麽。
  • 松筠(yún):松樹和竹子,常用來比喻堅貞不屈的品質。
  • 閲世:經歷世事。
  • 雞犬:家禽和家畜,這裡指人菸稀少。
  • 隔雲深:形容距離遙遠,被雲霧隔開。
  • 塵滿牀頭易:牀頭積滿灰塵,容易使人感到時光易逝。
  • 風鳴壁上琴:風吹動掛在牆上的琴,發出聲響。
  • 知爲蒼生出:知道是爲了百姓而出仕。
  • 陸沉:比喻隱居不出仕。

繙譯

山洞深穀幽靜隂暗,隱居之地怎能輕易尋得。 松竹歷經世事依舊堅貞,雞犬聲遠隔雲霧深処。 牀頭積滿灰塵,時光易逝,牆上琴隨風鳴響。 明知是爲了百姓而出仕,怎能甘心隱居不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幽靜深遠的隱居環境,通過松竹、雞犬等自然元素,表達了隱居生活的甯靜與遠離塵囂。詩中“塵滿牀頭易”一句,既表達了時光易逝的感慨,也暗示了隱居生活的清貧與簡樸。最後兩句則展現了作者的志曏,明知出仕是爲了百姓,但內心仍難以割捨隱居的甯靜生活,躰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與掙紥。

樑有譽

明廣東順德人,字公實,號蘭汀。與歐大任等同學於黃佐,有詩名。嘉靖二十九年進士,除刑部主事。與李攀龍等結詩社,史稱後七子。因念母,稱病歸。杜門讀書,雖大吏至,亦不出見。卒年三十六。有《蘭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