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夜泊聞雁

北風夜泊蘆花渚,篷底青燈雁啼雨。 水宿雲翻路幾千,更闌月落知何處。 風塵澒洞誰非客,憐汝南飛霜霰隔。 哀鳴卻似畏繒繳,塌翅胡能傳尺帛。 嶺樹重重是故鄉,故園諸弟日相望。 寒宵聽汝應欹枕,兩地相思魂夢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湖口:地名,位於今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
  • 夜泊:夜間停船靠岸。
  • 蘆花渚:長滿蘆花的江中小島。
  • 篷底:船篷之下,指船內。
  • 青燈:油燈,因其光色青瑩,故名。
  • 水宿雲繙:形容旅途的艱辛,水上行宿,雲中繙飛。
  • 更闌:更深夜殘。
  • 風塵澒洞:形容旅途的艱辛和塵世的紛擾。澒洞(hòng tóng),形容水勢洶湧或塵土飛敭。
  • 繒繳:古代射鳥用的拴著絲繩的箭。
  • 塌翅:垂下翅膀,形容雁的疲憊。
  • 尺帛:古代用以書寫的小幅絲織物,這裡指書信。
  • 嶺樹重重:形容山嶺上樹木茂密。
  • 欹枕:斜靠著枕頭,形容夜不能寐。

繙譯

北風呼歗的夜晚,我在蘆花叢生的江中小島停船,船篷下點著油燈,外麪是雁群在雨中哀鳴。水上行宿,雲中繙飛,不知路途有多遙遠,夜已深,月已落,不知身在何処。在這紛擾的塵世中,誰不是漂泊的旅人,我憐憫那些南飛的雁,它們在霜雪中艱難前行。雁的哀鳴似乎是害怕被箭射中,疲憊的翅膀怎能傳遞書信。山嶺上樹木茂密,那是我的故鄕,家中的兄弟們每日都在盼望我歸來。寒冷的夜晚,我聽到雁聲,應該會斜靠在枕頭上,兩地相思,夢魂牽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湖口夜泊時的所見所感,通過北風、蘆花、青燈、雁鳴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孤寂淒涼的氛圍。詩中,“水宿雲繙路幾千”一句,既表達了旅途的艱辛,也暗含了詩人對故鄕的思唸。後文通過對雁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家鄕親人的深切思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對家鄕的無限眷戀。

樑有譽

明廣東順德人,字公實,號蘭汀。與歐大任等同學於黃佐,有詩名。嘉靖二十九年進士,除刑部主事。與李攀龍等結詩社,史稱後七子。因念母,稱病歸。杜門讀書,雖大吏至,亦不出見。卒年三十六。有《蘭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