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中

君王龍御覆江萍,才子冤魂上杜蘅。 似此盡關天有數,使人徒恨水無情。 夢沉巫峽雲難斷,淚暗荊門玉又生。 十五女兒還學舞,夜深何處紫簫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御:皇帝的車駕,這裏指楚懷王。
  • 覆江萍:比喻楚懷王的不幸遭遇,如同江上的浮萍,隨波逐流。
  • 杜蘅:一種香草,這裏指屈原,因其作品中常提及杜蘅。
  • 天有數:指命運的安排。
  •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這裏象徵着楚國的地界。
  • 荊門:楚國的重要門戶,這裏指楚國的邊疆。
  • 玉又生:比喻悲傷之情如玉石般沉重。
  • 紫簫聲:紫色的簫聲,通常與悲傷或思念相關聯。

翻譯

君王如同龍駕沉沒於江中的浮萍,才子的冤魂則升騰於杜蘅之上。 這一切似乎都與天命有關,讓人只能怨恨江水無情。 夢境沉入巫峽,雲霧難以斷絕,淚水滴落在荊門,悲傷如玉石再生。 十五歲的少女還在學習舞蹈,深夜裏何處傳來紫色的簫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楚懷王和屈原的悲劇命運,表達了作者對楚國曆史的深切哀思。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徵和比喻,如「龍御覆江萍」和「冤魂上杜蘅」,形象地展現了兩位楚國重要人物的命運。後兩句則通過巫峽和荊門的意象,加深了詩中的悲傷氛圍。結尾的紫簫聲,更是增添了一種神祕而悲涼的色彩,使整首詩充滿了深沉的哀愁和對往昔的懷念。

樑以壯

樑以壯(一六○七─?),字又深,號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壯祖在明朝歷有宦聲,夙有家學。以壯年十一負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後曾出嶺遊歷。著有全集二十六卷,《蘭扃前集》爲其另行編選。 ► 362篇诗文

樑以壯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