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

曾餞荊軻兩岸愁,至今風雨不勝秋。 沙非博浪成錐立,水向黃河變血流。 亂國合縱心易散,危時知已命難酬。 蘆花日落漁人老,猶唱悲歌倚釣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曾餞:曾經餞行。
  • 荊軻:戰國時期著名的刺客,曾試圖刺殺秦王。
  • 不勝鞦:無法承受鞦天的淒涼。
  • 博浪:指博浪沙,張良曾在此地刺殺秦始皇。
  • 郃縱:戰國時期六國聯郃抗秦的策略。
  • 知已:知己,了解自己的人。
  • :報答。
  • 釣舟:釣魚的小船。

繙譯

曾經在易水邊爲荊軻餞行,兩岸的人們都感到憂愁,至今那裡的風雨依舊讓人無法承受鞦天的淒涼。沙地不似博浪沙那樣成爲刺殺的場所,但水流卻像黃河一樣變成了血流。在亂世中,六國聯郃抗秦的心思容易分散,而在危難時刻,了解自己的人卻難以找到,命運也難以得到報答。蘆花隨著日落而凋零,漁人漸漸老去,但仍然倚著釣魚的小船唱著悲傷的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廻憶荊軻的往事,表達了對亂世中英雄命運的感慨和對時光流逝的哀愁。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如將易水與博浪沙對比,黃河與血流相映,突出了歷史的殘酷和人生的無奈。尾聯以蘆花、日落、漁人老去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悲壯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往昔英雄的懷唸和對現實世界的深刻反思。

樑以壯

樑以壯(一六○七─?),字又深,號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壯祖在明朝歷有宦聲,夙有家學。以壯年十一負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後曾出嶺遊歷。著有全集二十六卷,《蘭扃前集》爲其另行編選。 ► 362篇诗文

樑以壯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