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曉庵禪師師以洞庭柑爲供

· 張和
十年不到白龍潭,延慶名僧始一參。 石鼎未烹陽羨茗,金盤先獻洞庭柑。 檐前暮雨沾天棘,席外春風動石楠。 明日又從江上別,九峯惆悵隔晴嵐。
拼音

所属合集

#柑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延慶:地名,今北京延慶區。
  • :拜訪。
  • 陽羨茗:指宜興產的茶,陽羨爲宜興古稱。
  • 洞庭柑:太湖洞庭山產的柑橘,以甜美著稱。
  • 天棘:天上的棘刺,比喻高聳的植物。
  • 石楠: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 九峯:指山峯,具體指哪九座山峯不詳,可能是泛指。
  • 晴嵐:晴天時山中的霧氣。

翻譯

十年未曾踏足白龍潭,今日首次拜訪延慶的名僧。 尚未用石鼎煮陽羨的好茶,金盤已先獻上了洞庭的柑橘。 屋檐前暮雨沾溼了高聳的植物,席外春風吹動了石楠。 明日又將從江上告別,九峯在晴朗的山霧中顯得惆悵。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十年後重訪白龍潭,拜訪延慶名僧的情景。詩中通過「石鼎未烹陽羨茗,金盤先獻洞庭柑」的對比,展現了僧人熱情好客的場面。後兩句「檐前暮雨沾天棘,席外春風動石楠」則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結尾「明日又從江上別,九峯惆悵隔晴嵐」表達了詩人對即將離別的惆悵和對自然美景的留戀,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深遠。

張和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節之。正統四年進士。未幾,以疾還裏,從學者甚衆。景泰間授南京刑部主事,官至浙江提學副使。讀書數行俱下,爲文立就。既仕猶苦學,讀《漢書》三十遍。有《筱庵集》。 ► 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