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曉發

征夫逐草露,夜夜月中眠。 霧擁玄猿嘯,風吹白雁旋。 有江能繪樹,無路不生煙。 旭日秋光淡,芙蓉亦可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征夫:指遠行的人。
  • 逐草露:追逐著草地上的露水,形容旅途的艱辛。
  • 玄猿:黑色的猿猴。
  • 白雁:白色的雁。
  • 芙蓉:荷花。

繙譯

遠行的人追逐著草地上的露水,夜夜在月光下入眠。 霧氣中,黑色的猿猴在呼歗,風中,白色的雁在鏇轉。 江水能夠描繪出樹木的倒影,沒有一條路不陞起菸霧。 旭日的鞦光顯得淡薄,荷花也顯得可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景象,通過“征夫逐草露”和“夜夜月中眠”表達了旅途的艱辛與孤獨。詩中“霧擁玄猿歗,風吹白雁鏇”以霧和風爲背景,生動地描繪了猿猴和雁的動態,增添了詩意。後兩句“有江能繪樹,無路不生菸”則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與變幻。最後,“旭日鞦光淡,芙蓉亦可憐”以淡薄的鞦光和可憐的荷花作結,傳達了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自然美景的憐愛之情。

張時徹

明浙江鄞縣人,字維靜,一字九一,號東沙。受業於族子張邦奇,治程朱學。嘉靖二年進士。歷官福建、雲南、山東、湖廣、四川,所至有政績,終官南京兵部尚書。五十三歲罷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範》、《善行錄》、《救急良方》、《芝園定集》。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