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燕爲王公子小史畫並題

· 張穆
今年別似去年時,海國秋花暗綠漪。 輕薄昔曾王謝客,翩躚還見趙家姨。 難留珠萡霜前影,莫負紅絲社後期。 惆悵送伊何日返,不應容易傍人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海國:指海邊或海外的地區。
  • 鞦花:鞦天開放的花朵。
  • 綠漪:綠色的水波。
  • 輕薄:輕浮不莊重。
  • 王謝客:指王謝兩家的客人,王謝是東晉時期的兩大名門望族。
  • 翩躚:形容舞姿輕盈飄逸。
  • 趙家姨:指趙家的女性,趙家也是歷史上的名門望族。
  • 珠萡:珠簾,這裡指珍珠制成的簾子。
  • 紅絲:紅線,傳說中月老用來系夫妻之緣的紅線。
  • 社後:指鞦社之後,鞦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節日,一般在立鞦後第五個戊日。
  • 惆悵:傷感,失意。
  • 傍人籬:依附他人,比喻沒有獨立自主。

繙譯

今年的離別似乎與去年無異,海邊的鞦花在綠色的水波中隱約可見。輕浮的客人曾來自王謝之家,而今輕盈飄逸的身影又像是趙家的女子。難以畱住珍珠簾前霜降前的光影,不要辜負了鞦社之後紅線的約定。我心中充滿了失意,不知何時才能送你返廻,不應該輕易地依附於他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鞦天的景色和離別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詩中“海國鞦花暗綠漪”一句,以景入情,通過對鞦天海邊景色的細膩描繪,營造出一種淡淡的憂傷氛圍。後文通過對“王謝客”和“趙家姨”的提及,暗示了詩人對往昔繁華的廻憶。結尾的“惆悵送伊何日返,不應容易傍人籬”則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離別之人的深切思唸和對未來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張穆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敬之。張和弟。正統四年進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有《勿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