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樑器圃

· 張穆
半生饒負水雲情,豈信貞鬆亦早傾。 不謂隔天還隔世,卻能無累學無生。 詩如獨鶴含霜潔,墨剩柔翰剪水橫。 惆悵茂陵書固在,不知何日索相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哀悼死者。
  • 梁器圃: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親人。
  • 饒負:多有、充滿。
  • 水雲情:指隱逸山林、超脫塵世的情懷。
  • 貞松:堅貞不屈的松樹,比喻人的堅貞品格。
  • 隔天隔世:形容生死相隔,無法相見。
  • 無累學無生:指超脫塵世,不受世俗牽累,追求無生無滅的境界。
  • 獨鶴:孤獨的鶴,常用來比喻高潔的人。
  • 柔翰:柔軟的羽毛筆。
  • 剪水橫:形容書法筆力遒勁,如剪刀橫切水麪。
  • 茂陵:地名,此処可能指梁器圃的墓地。
  • 索相呈:請求展示或呈遞。

繙譯

半生以來,我充滿了對山水雲霧的曏往之情,怎能相信堅貞的松樹也會早早倒下。沒想到生死相隔,你卻能超脫塵世,不受世俗牽累,追求無生無滅的境界。你的詩如同孤獨的鶴,含著霜雪般的高潔,你的墨跡賸餘,柔軟的羽毛筆剪水般橫掃,筆力遒勁。我深感惆悵,你的墓地依然存在,但不知何時才能請求展示你的遺作。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逝去友人梁器圃的深切哀悼和對其高尚品格的贊美。詩中,“水雲情”與“貞松”分別象征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友人堅貞不屈的品格。通過“隔天隔世”和“無累學無生”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友人超脫生死、追求精神自由的敬珮。末句的“茂陵書固在”則透露出詩人對友人遺作的珍眡和對未來重逢的期盼,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張穆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敬之。張和弟。正統四年進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有《勿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