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

昔遊黃金臺,酒酣臥燕市。 哀歌傍無人,泣下擊築子。 黍谷生悲風,易水何瀰瀰。 豈無英雄者,翻覺霸圖恥。 白日忽復易,脫冠藝枌梓。 良覯邈山河,撫劍中夜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黃金台:古代燕國的著名建築,位於今北京市,相傳爲燕昭王所建,用以招賢納士。
  • 燕市:指燕國的都城,即今北京市。
  • 擊築子: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裡指彈奏築的人。
  • 黍穀:地名,在今河北省,古代燕國的一部分。
  • 易水:河流名,流經河北省,古代燕國的地區。
  • 瀰瀰(mí mí):形容水勢盛大。
  • 霸圖:指稱霸的企圖或計劃。
  • 枌梓(fén zǐ):指樹木,這裡可能指種植樹木。
  • 良覯(liáng gòu):美好的相遇。

繙譯

曾經遊歷黃金台,酒醉後躺在燕市的街頭。 悲傷的歌聲旁無人傾聽,衹有淚水伴著擊築的樂聲。 黍穀之地吹起了悲風,易水河波濤洶湧。 難道沒有英雄人物嗎?反而覺得稱霸的圖謀是一種恥辱。 白日忽然又變換了,我脫下帽子,開始種植樹木。 美好的相遇遙不可及,如同山河般遙遠,我撫劍在夜半時分起身。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往昔遊歷和英雄時代的懷唸,以及對現實世界的失望和自我放逐的情感。詩中通過對黃金台、燕市、黍穀、易水等地的描繪,勾勒出一幅悲壯的歷史畫卷。詩人以酒醉、哀歌、擊築等形象,抒發了內心的孤獨和無奈。最後,詩人選擇脫冠藝枌梓,象征著對現實的不滿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思考。

樑有譽

明廣東順德人,字公實,號蘭汀。與歐大任等同學於黃佐,有詩名。嘉靖二十九年進士,除刑部主事。與李攀龍等結詩社,史稱後七子。因念母,稱病歸。杜門讀書,雖大吏至,亦不出見。卒年三十六。有《蘭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