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同年掌教建昌

獨騎匹馬出風埃,盡道儒官得異才。 星渚月當鳴瑟處,匡山雲繞讀書檯。 圭璋早爲明時用,桃李還從暇日栽。 莫道青氈長寂寞,石樑飛瀑好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星渚(xīng zhǔ):星子縣,位於江西省,古稱星渚。
  • 匡山:位於江西省,是廬山的一部分。
  • 圭璋(guī zhāng):古代玉器,比喻品德高尚或傑出的人才。
  • 青氈:指清貧的生活或環境,出自《晉書·王羲之傳》。
  • 石梁:石橋,這裡指廬山石梁,即廬山瀑佈。

繙譯

獨自騎馬離開塵囂,人們都說這位儒官非凡才。 星渚之地,月光照耀著鳴瑟之処,匡山的雲霧繚繞著讀書台。 珍貴的玉器早應爲明時所用,桃李樹在閑暇之日被栽培。 莫說清貧的環境縂是寂寞,石梁上的飛瀑美景值得流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送別崔同年去建昌掌教的情景,通過“星渚”、“匡山”等地的描繪,展現了崔同年即將前往的環境之美。詩中“圭璋早爲明時用”一句,既表達了對崔同年才華的肯定,也寄寓了對其未來能夠大展宏圖的期望。結尾的“石梁飛瀑好徘徊”則以景結情,既描繪了自然景色的壯美,也隱喻了崔同年未來生活的美好與多彩。

樑有譽

明廣東順德人,字公實,號蘭汀。與歐大任等同學於黃佐,有詩名。嘉靖二十九年進士,除刑部主事。與李攀龍等結詩社,史稱後七子。因念母,稱病歸。杜門讀書,雖大吏至,亦不出見。卒年三十六。有《蘭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