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塗

· 張弼
海南詩人桃若竹,塗老篇章尤絕俗。 吟成捉茟手自書,白玉釵頭金鼎足。 劍形一解竟何之,開元諸子相追逐。 萬里傷心愧後生,無由一致生芻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捉茟:捉筆,即握筆寫字。
  • 生芻束:生芻,即新割的草,束,綑綁。這裡指用新割的草來祭奠死者,表示對死者的敬意和懷唸。

繙譯

海南的詩人桃若竹,塗老的詩篇尤其超凡脫俗。他吟詠完畢後親自握筆書寫,白玉釵頭如同金鼎足一般珍貴。他的劍形詩篇一旦解開,便如同開元時期的詩人們相互追逐。萬裡之外的我感到傷心,愧對後生,無法用生芻束來表達我的敬意和懷唸。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海南詩人桃若竹的敬仰和懷唸之情。詩中,“捉茟手自書”展現了桃若竹的才華和勤奮,“白玉釵頭金鼎足”則以珍貴的物品比喻其詩篇的價值。後兩句則抒發了對桃若竹逝去的悲傷和對後生的愧疚,無法用生芻束來表達敬意,更顯得情感深沉。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詩人張弼的文學功底和情感世界。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