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浥(yì):溼潤。
- 華滋:枝葉繁茂,潤澤。
翻譯
露水溼潤了金黃色的花蕊,微風拂動着碧綠的枝條。衆多樹木都在趨向凋零,只有這棵樹獨自繁茂潤澤。樹尖的花難以有相同格調的,在籬笆邊也不是同時綻放的。攀折它香氣沾滿衣袖,嘆息着有着共同的心願期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巖桂在其他樹木凋零之時獨自繁茂的景象,突出了它的與衆不同。「露浥黃金蕊,風生碧玉枝」,生動地寫出巖桂的嬌美與生機。「千林向搖落,此樹獨華滋」通過對比,強調其獨特之美。後兩句則體現出詩人對巖桂的喜愛和讚賞,以及從中寄託的某種精神追求或情感共鳴。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幽,借巖桂表達了一種孤高、脫俗的情懷。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
朱熹的其他作品
- 《 晚雨涼甚偶得小詩請問遊山之日並請劉平父作主人二首 》 —— [ 宋 ] 朱熹
- 《 擇之賢友歸途左顧示以四明酬唱煥爛盈編三複詠歎想見聚遊之樂輒用黃山即事之韻賦呈擇之兼懷子重老兄順之賢友 》 —— [ 宋 ] 朱熹
- 《 次韻擇之舟中有作二首 》 —— [ 宋 ] 朱熹
- 《 登羅漢峯 》 —— [ 宋 ] 朱熹
- 《 趁韻 》 —— [ 宋 ] 朱熹
- 《 奉陪判院丈充父平父兄宿迴向用知郡丈壁間舊題之韻 》 —— [ 宋 ] 朱熹
- 《 挽吳給事三首 》 —— [ 宋 ] 朱熹
- 《 雲谷二十六詠 其四 雲關 》 —— [ 宋 ]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