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蕭子所之九江謁劉太守楚奇

· 劉崧
清秋絕頂俯巑岏,危磴如行百八盤。 北雁不來天窅窅,南船初上水漫漫。 人亡已嘆秦箏廢,事往空悲趙璧完。 落日昏鴉愁滿目,若爲渡海逐飛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巑岏(cuán wán):山高銳峻大貌。
  • 窅窅(yǎo yǎo):深邃的樣子。

翻譯

在清爽的秋日登上山頂俯瞰,那陡峭的石徑就如同行走在百八盤上(形容道路曲折盤旋)。 北來的大雁不見蹤影,天空顯得深邃幽遠,南邊來的船隻剛剛啓航,江水浩渺蔓延。 人們已經哀嘆秦箏被毀(這裏可能是借指美好事物的消逝),往事已去,只能空自悲嘆像趙國的和氏璧(代指珍寶)那樣完璧歸趙的事情(這裏也許是說美好事情難以再現)。 落日下滿是昏鴉讓人愁緒滿眼,如果能夠渡海追逐那高飛的鴻雁該多好。

賞析

這首詩以秋日登高爲背景,描繪了一幅蕭瑟、寂寥的畫面。首聯通過描寫山頂的險峻和石徑的曲折,營造出一種高遠而艱難的氛圍。頷聯以北雁不來和南船初上的景象,進一步烘托出天地的空曠和江水的浩渺,也暗示了行程的遙遠和未知。頸聯則通過對人亡物廢的感嘆,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與悲哀。尾聯以落日昏鴉的愁景作結,同時表達了想要擺脫愁緒、追逐自由的願望。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透露出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