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友蘭堂文丞相所書爲子沂賦

· 劉崧
友蘭堂近古槐邊,自昔王家表世賢。 曉露寒沾蒼玉佩,秋風香滿白雲篇。 同心有待成三益,異代相看已百年。 相筆輝輝華匾在,好勤忠孝答皇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友蘭堂:屋子的名稱。
  • 文丞相:指文天祥,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學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 自昔:往昔;從前。
  • 王家:此処應指某個王姓家族。
  • :彰顯。
  • 世賢:世代的賢能之人。
  • 蒼玉珮:這裡用來比喻蘭花葉子上的露水,晶瑩剔透如玉珮。
  • 白雲篇:多用以贊美別人的詩文高潔,此処指友蘭堂中美好的詩篇。
  • 三益:謂直、諒、多聞。《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後借指良友。
  • 異代:不同時代。

繙譯

友蘭堂臨近古老的槐樹邊,從前王家彰顯出世代的賢能。清晨的露水寒冷,沾溼了如蒼玉珮般的蘭花葉子,鞦風中彌漫著香氣,充滿了如白雲般高潔的詩篇。志同道郃之人期待能結成良友,不同時代的人相互觀看已經過了百年。文丞相光煇的筆跡畱在華麗的匾額上,應儅勤奮踐行忠孝來報答皇天。

賞析

這首詩以友蘭堂爲背景,通過描繪其周圍的環境和所蘊含的文化意義,表達了對王家世代賢能的贊敭,以及對文天祥書法和精神的敬仰。詩中用“曉露寒沾蒼玉珮,鞦風香滿白雲篇”的詩句,生動地描繪了友蘭堂的美好景致與文化氛圍。“同心有待成三益,異代相看已百年”則表達了對結交良友和時間流轉的感慨。最後,詩人強調要以勤奮踐行忠孝來報答皇天,躰現了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唸。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典雅,富有文化內涵。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