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經筵:爲帝王聽講書史而設的御前講席。
- 便殿:正殿以外的別殿,古時帝王休息消閒之處。
- 講筵:講經、講學的處所。這裏指爲皇帝講解經史的活動場所。
- 法從:跟隨皇帝車駕的侍從。
- 五雲:青、白、赤、黑、黃五種雲色。古人用以象徵祥瑞。也指皇帝周圍的五彩雲霞,代指皇帝所在地。
- 雞舌含香:是指古代尚書郎奏事答對時,口含雞舌香以除去口氣,後泛指侍奉君王的近臣。
- 雉膏(zhì gāo):肥美的野雞肉。
- 緝熙:指光明,又引申爲光輝。
- 愆(qiān):過錯,罪過。
翻譯
在那寧靜的便殿中,正值春和景明,開設了講經的筵席,我有幸陪在皇帝身旁,跟隨在那五彩雲霞之邊。香爐中飄出的細煙,在微風中嫋嫋升起,那圓形的寶扇,在陽光的映照下徘徊舞動。作爲近臣,我口含雞舌香,得以接近聖上聆聽旨意,又承蒙聖上的恩寵,像被賜予肥美的野雞肉一樣榮幸。我衷心希望能夠弘揚光明的聖學,爲此我願每日入朝供奉,努力不懈,絕無過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參加經筵侍班的情景和感受。首聯點明瞭時間、地點和事件,表達了作者能夠參與其中的榮幸之感。頷聯通過對爐煙和寶扇的描寫,烘托出宮廷的莊嚴和神祕氛圍。頸聯寫作者作爲近臣所受到的恩寵,用「雞舌含香」和「雉膏推食」的典故,形象地表現了皇帝的恩遇。尾聯則表達了作者願爲弘揚聖學努力奉獻的決心。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莊重,體現了作者對皇帝的忠誠和對學術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