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贛江泛溢沖決金魚寺有懷敝廬感賦

· 劉崧
五月水生牛口磯,客子獨憐行未歸。 蕩決已聞衝野寺,漂流故恐失柴扉。 魚蝦小市舟航集,雞犬深林煙火稀。 且可登樓避泥潦,無由縮地問庭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泛溢:指水漫溢。
  • 牛口磯(jī):地名。
  • 客子:離家在外的人。
  • 蕩決:衝殺破壞。
  • 泥潦(lǎo):泥水淤積。
  • 庭闈(wéi):父母居住處,借指父母。

翻譯

五月江水猛漲漫過了牛口磯,我這個在外的遊子獨自哀傷還沒能歸家。已經聽說洪水沖垮了野外的金魚寺,我憂心自己的家也被沖毀漂流。在這水災中,魚蝦小市上船隻聚集,而深林中的人家雞犬之聲稀少,煙火也變得稀稀落落。暫且可以登上高樓躲避泥水淤積的災害,卻沒有辦法像傳說中那樣縮地而行回到父母身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贛江氾濫給作者帶來的憂愁和對家鄉的思念。詩的首聯通過「五月水生牛口磯」點明瞭時間和水勢,「客子獨憐行未歸」則表達了作者作爲遊子的孤獨和思歸之情。頷聯描述了洪水沖毀野寺的情景,進而擔心自己的家也遭此厄運,體現了作者對家園的牽掛。頸聯通過描寫魚蝦小市和深林人家的狀況,進一步烘托出水災的影響。尾聯表達了作者無奈避災,卻又無法回到父母身邊的苦悶。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通過對水災景象和個人心情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家鄉和親人的深深眷戀,以及面對自然災害時的無奈和憂愁。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