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山居雜興六首

· 劉崧
山上一茆屋,知是何人居。 時時白雲中,閒讀古人書。 古人去已遠,言論乃有餘。 清風颯然至,佳木週四除。 蒿臥以終日,不知庭戶虛。 斯人可相見,此樂當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茆(máo)屋:茅屋。
  • 閒(xián):同「閒」,悠閒。
  • 颯(sà)然:形容風聲。

翻譯

山上有一座茅屋,不知是誰居住在那裏。 常常在白雲之中,悠閒地閱讀着古人的書籍。 古人已經遠去很久了,但他們的言論卻流傳下來不少。 清風吹颯然而至,美好的樹木環繞着四周。 整天像蒿草一般躺着,不知道庭院門戶的空曠。 不知是否可以見到這樣的人,這種快樂又會是怎樣的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靜的山居環境和一種閒適的生活狀態。詩中的茅屋在山上,居者在白雲中讀書,體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詩人提及古人雖已遠去,但他們的言論仍有價值,表現出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知識的追求。清風佳木的描寫,增添了環境的美好與寧靜。最後,詩人對這種生活的嚮往以及對可能見到這樣的人的期待,表達了對這種閒適之樂的憧憬。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給人以寧靜、悠遠的感受。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