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明經:漢朝出現的選舉官員的科目,始於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以「明經」爲名。這裏指董國賢兄弟通曉經學。
- 蕭閒(xiāo xián):亦作「蕭閒」,形容沖和恬適,閒適。
- 管寧:三國時期著名隱士,與華歆、邴原並稱爲「一龍」,與華歆「割席斷交」的典故被廣爲流傳,著有《氏姓論》。
- 暇日:空閒的日子。
- 過從:來訪;相互往來。
- 窮年:終其天年;畢生。
- 餞(jiàn):設酒食送行。
- 金精:西方之氣。
- 華蓋:古代帝王車駕的傘形頂蓋。
- 芙蓉:荷花的別名。
翻譯
董家兄弟都精通經學,老二董國賢如同管寧一樣閒適自在。 在空閒的日子裏,我們在南北巷相互往來,這許多年,在短亭長亭爲他送行。 秋霜來臨前,金精之氣所生的橘子紅如火焰;雨後,如帝王車駕頂蓋般的荷花更加青翠。 在此地悲傷地分別,此後人生起伏,就像江海里的浮萍隨波漂流。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詩人通過對董國賢的讚美以及對分別場景的描繪,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詩的開頭兩句讚揚了董國賢兄弟的才學和品德,將董國賢比作管寧,突出了他的沖和恬適。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他們過往的交往,「暇日過從南北巷,窮年送餞短長亭」,體現了他們之間深厚的情誼。「金精橘子霜前赤,華蓋芙蓉雨後青」這兩句通過描寫秋霜前的橘子和雨後的荷花,爲送別營造了一種悽美的氛圍。最後兩句「此地愴然成一別,沉浮江海信流萍」,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分別的悲傷和對友人未來的擔憂,以及人生如浮萍般漂泊不定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別之作。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病中喜蕭翀送買鹽錢一百 》 —— [ 明 ] 劉崧
- 《 題劉誠本爲子彥弟作山水圖 》 —— [ 明 ] 劉崧
- 《 題蕭曙所藏曾同可畫水四首 》 —— [ 明 ] 劉崧
- 《 隱雲詩 》 —— [ 明 ] 劉崧
- 《 鬆雲軒四首爲陳宜賦 》 —— [ 明 ] 劉崧
- 《 題胡思齋水禽墨戲四首 》 —— [ 明 ] 劉崧
- 《 和劉府推中孚劉學錄仲美諸君遊金華山兼懷曠監州二首 》 —— [ 明 ] 劉崧
- 《 同舒伯源自雙溪口度橋登高山望幽谷諸峯賦八絕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