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日述懷

· 劉崧
別時曾賦落梅花,江上風寒燕子斜。 過卻清明三日雨,荼䕷亭上客思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荼䕷(tú mí):一種花名,往往在春末夏初開放。

繙譯

分別的時候曾寫下詠落梅的詩章,江麪上寒風陣陣,燕子傾斜著身姿飛翔。 過了清明後又下了三日的雨,在荼䕷亭上,我心中湧起了思鄕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離愁別緒與思鄕之情。首句廻憶分別時的情景,以“賦落梅花”暗示離別的憂傷。第二句通過描寫江上風寒、燕子斜飛的景象,烘托出一種清冷的氛圍。第三句提到清明過後的雨,進一步渲染了愁緒。最後一句在荼䕷亭上,詩人的思鄕之情油然而生。整首詩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將情感表達得含蓄而深沉。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