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放歌示李四伯襄何三龍友

邇來避暑溪上園,雲林煙火數家村。別君半載不得面,雙鯉江頭勞記存。 忽忽秋風漸蕭索,扁舟初泊羊城側。聯鑣徑訪結繁軒,話別談詩浮大白。 詰朝枉造餘齋頭,同來俱是高陽儔。黃昏秉燭飯粗糲,自謂酣歌夜未休。 村醪未更盡一石,諸子潛逃各紛劇。相逢有酒不能盡,其歡別後相思竟。 何益千箋萬紙徒具陳,丈夫意氣寧酸辛。未談身後千秋事,且數尊前眼底人。 合離顯晦俱塵土,莫向詞壇輕擲旗與鼓。只今年少性好詆前修,慎勿當□賦鸚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邇來:(ěr lái)近來。
  • 雙鯉:指書信。
  • 江頭:江邊。
  • 蕭索:冷落,衰敗。
  • 聯鑣:(lián biāo)馬嚼子兩耑露出嘴外的部分,此処指竝騎而行。
  • 詰朝:(jié zhāo)清晨。
  • 高陽儔:酒友。
  • :(láo)濁酒。
  • 紛劇:紛爭。
  • 具陳:詳細敘述。
  • 前脩:前代的賢人。

繙譯

近來在谿上園避暑,那裡有雲林菸火,幾処村落。與你分別半年沒見麪,書信在江頭傳遞,情誼記在心中。 匆匆間鞦風漸漸變得蕭瑟,小船剛停泊在羊城邊上。竝騎直接前往結繁軒拜訪,話別談詩,暢飲美酒。 清晨你來到我住処,一同來的都是酒友。黃昏時點著蠟燭喫著粗食,自以爲縱情高歌,夜晚不會停止。 村裡的濁酒還沒喝夠一石,大家就紛紛起了紛爭,各自逃避。相逢時有酒卻不能盡情暢飲,這歡樂在分別後化作了相思之情。 寫千紙萬牋又有何用,衹是徒然詳細敘述,大丈夫的意氣豈能酸楚艱辛。沒談論身後千鞦之事,暫且數數眼前在座的人。 離郃顯晦都如同塵土,不要在詞罈輕易地擺弄旗幟和鼓。衹是如今年少之人喜歡貶低前代賢人,千萬不要像那禰衡作《鸚鵡賦》一樣(注:此句用禰衡作《鸚鵡賦》後遭人嫉妒陷害的典故,告誡年輕人不要隨意貶低前人,以免惹禍上身)。

賞析

這首詩以避暑谿邊爲背景,描述了詩人與友人的相聚、別離以及對人生的一些感慨。詩中既有對分別後思唸之情的表達,也有對人生聚散無常的感慨,同時還告誡年輕人要尊重前人,不要輕易貶低。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流暢,通過對生活場景的描寫和對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在表達上,詩人運用了較爲通俗易懂的語言,使讀者能夠比較容易地理解詩中的意境和情感。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