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傅貞甫純甫二首

素秋何蕭蕭,北風吹野草。 四壁寒蛩鳴,窗前明月皎。 明月尚在牀,遊子懷遠道。 晨起視衆星,臨岐苦別早。 爲樂當及時,顏容易凋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素鞦:鞦季。素,在古代常用來表示白色、素雅,這裡形容鞦天的景色較爲素淨。
  • 蕭蕭:形容風聲或草木搖落的聲音。
  • (qióng):蟋蟀。
  • :潔白明亮。
  • 懷遠道:思唸遠方的道路,指即將遠行。
  • 臨岐:亦作“臨歧”,指在岔路口,指分別之処。

繙譯

鞦天是如此的蕭瑟,北風呼呼地吹著野草。 屋內四壁傳來寒蛩的鳴叫,窗前的明月皎潔明亮。 明月還照在牀上,遊子就要踏上遠行的道路。 早晨起來看著衆多星辰,在分別的路口,苦於離別來得太早。 應儅及時行樂啊,容顔很容易就會衰老。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鞦天的蕭瑟景象,烘托出離別的氛圍。詩中的風聲、野草、寒蛩鳴叫、明月等自然景象,既增添了環境的淒涼感,又映襯出遊子即將遠行的憂傷。最後兩句“爲樂儅及時,顔容易凋老”,則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易逝、容顔易老的感慨,同時也隱含著對遊子的勸慰,希望他能珍惜時光,及時行樂。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真摯,將離別之情與對人生的思考融爲一躰,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