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後一日枕上作

冬至初交夜正長,短篷岑寂此何鄉。 不眠苦被詩魔攪,多病翻嫌酒思狂。 獨犬寥寥村隔水,驚鴻渺渺月如霜。 經年不作趨朝夢,擁被猶憐馬上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至後:指冬至後。
  • 岑寂:寂靜。
  • 詩魔:指強烈的詩興。
  • 擁被:裹着被子。(「岑」讀作「cén」)

翻譯

冬至剛來,這夜晚變得格外漫長,我身處這短小的船篷中,不知身在何方。難以入眠,痛苦地被強烈的詩興困擾,身體多病,反而嫌棄那想要狂飲的酒意。只有一隻孤獨的狗在隔水的村莊中,驚飛的大雁在渺茫的夜空中,月色如霜般清冷。常年不再做去朝廷上朝的夢,如今裹着被子,卻還憐惜那曾經在馬上的忙碌生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冬至夜晚的所思所感。詩的首聯通過「冬至初交夜正長」點明時間,烘托出一種寂寥的氛圍,「短篷岑寂此何鄉」則表達了詩人的漂泊之感和對身處之地的迷茫。頷聯中,「不眠苦被詩魔攪,多病翻嫌酒思狂」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苦悶,詩興與病痛交織,飲酒也無法排解憂愁。頸聯「獨犬寥寥村隔水,驚鴻渺渺月如霜」以孤獨的狗和驚飛的大雁以及清冷的月色,進一步渲染了孤獨、悽清的情境。尾聯「經年不作趨朝夢,擁被猶憐馬上忙」則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官場生活的回憶和感慨,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現實的無奈和釋然。整首詩意境清冷,情感深沉,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內心感受的抒發,傳達出詩人複雜的心境。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