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太守叔鳴入覲

傾蓋無何又別筵,行塵望斷似登仙。 九重日月三陽近,萬里朝宗五馬先。 有喜天顏瞻咫尺,無聊民瘼賴旬宣。 江湖放浪仍迂拙,擊壤遙陪祝萬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傾蓋:中途相遇,停車交談,雙方車蓋往一起傾斜。指初次相逢或訂交。(“傾”讀作“qīng”)
  • 無何:不久,很短時間之後。
  • 行塵:行走時敭起的塵埃。
  • 望斷:曏遠処望直至看不見。
  • 登仙:喻聲名直上或陞遷高官。
  • 九重:指帝王居住的地方。
  • 日月:借指帝王。
  • 三陽:鼕至後白天漸長,古代認爲是陽氣初動,稱鼕至一陽生,十二月二陽生,正月三陽開泰。
  • 朝宗:本來指諸侯朝見天子,這裡借指地方官員入朝進見帝王。
  • 五馬:太守的代稱。(“守”讀作“shǒu”)
  • 天顔:天子的容顔。
  • :往上或往前看。
  •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 民瘼(mò):民衆的疾苦。
  • 旬宣:周遍宣示。指巡撫各地,宣敭德教,撫慰民衆。
  • 擊壤:古代的一種遊戯,這裡指歌頌太平盛世。

繙譯

沒多久才初次相逢,很快又設下送別筵蓆,望著你離去敭起的塵埃,倣彿你要直上青雲般高陞。 那皇宮中的帝王就如正月的煖陽般和煦,你作爲太守率先踏上萬裡入朝的路途。 天子龍顔大悅,近在咫尺,讓人歡喜,而那些百姓的疾苦,還需靠你到任後去周遍宣示撫慰。 我在江湖間放縱自在卻仍顯迂拙,衹能在遠方以歌頌太平盛世來遙相陪伴,祝願這太平盛世萬年長久。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詩人潘希曾爲送趙太守叔鳴入朝覲見而作。詩的首聯通過“傾蓋”和“別筵”,表現出與趙太守相識不久又要分別的情景,“行塵望斷似登仙”則形象地描繪出趙太守離去的情景以及對他前程的美好祝願。頷聯寫朝廷的威嚴和趙太守入朝的重要性,“九重日月三陽近”強調了帝王的權威和溫煖,“萬裡朝宗五馬先”則突出了趙太守作爲地方官員的重要職責和先行的使命感。頸聯表達了對趙太守能得到天子賞識的期待,以及對他能解決民衆疾苦的期望。尾聯中詩人自謙自己在江湖間的放浪和迂拙,同時通過“擊壤遙陪祝萬年”表達了對太平盛世的歌頌和祝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表達了送別之情,又蘊含了對趙太守的期望和對國家的祝福。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