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陳常父戴安仲約村遊不果之作各用其韻

爲有丘中契,言尋江上村。 三秋虛蔣徑,一病託文園。 靜室長依樹,孤吟或閉門。 重陽聞有約,來就菊花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丘中契:指隱居的默契或約定。
  • 蔣徑:典出《三輔決錄》卷二。漢代蔣詡歸裏,荊棘塞門,舍中有三徑,不出,唯求仲、羊仲從之遊。後以"蔣徑"稱隱者之居。這裏指作者自己的居所。
  • 文園:司馬相如曾任孝文園令,後人遂以「文園」借指文人。這裏作者用以自喻。

翻譯

因爲有着對隱居生活的共同嚮往,所以說要去江邊的村落找尋一番。 深秋時節,我的居所冷落如蔣徑,一場病讓我如文人般柔弱。 在安靜的房間裏,長久地依傍着樹木,獨自一人吟詩時或許會關閉房門。 重陽節時聽說有相約之事,到時來共賞菊花、同飲美酒。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鄉村遊的期待以及因病未能成行的遺憾,同時也描繪了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心境。詩中用「丘中契」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蔣徑」「文園」的典故則增添了文化內涵和歷史厚重感,體現了作者的文人氣質。「靜室長依樹,孤吟或閉門」描繪出一種寧靜、孤獨的氛圍,展示了作者的內心世界。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重陽節相聚的期待,菊花和美酒也象徵着美好和歡樂,給人以一絲慰藉。整首詩意境清幽,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而富有韻味。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