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羅浮山徑

路迂窮日夕,山近逼氤氳。 策杖回青靄,披衣染白雲。 苔痕深莫辨,樹密色難分。 一過蓮池上,泉聲到處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ū):曲折,繞遠。
  • :盡,這裏指走到盡頭。
  • 日夕:傍晚。
  • 氤氳(yīn yūn):形容煙或雲氣濃郁。
  • 策杖:拄着柺杖。
  • (ǎi):雲氣。

翻譯

傍晚時分我沿着曲折的山路前行,已快走到盡頭,感覺山近在咫尺,周圍是濃郁的雲霧。我拄着柺杖行走在青色的雲氣之中,身上彷彿也沾染了白雲。地上的苔蘚痕跡很深,難以分辨,樹木茂密,顏色難以區分。一經過蓮池,到處都能聽到泉水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初入羅浮山徑時的情景。詩中通過「迂」「窮」「逼」等字眼,突出了山路的曲折遙遠和山景的逼近,營造出一種幽深神祕的氛圍。「策杖回青靄,披衣染白雲」形象地寫出了詩人在雲霧中的感受,富有意境。「苔痕深莫辨,樹密色難分」細膩地刻畫了山中景物的特點,表現出大自然的生機勃勃。最後「一過蓮池上,泉聲到處聞」,以泉聲作結,使整首詩在幽靜中又增添了一絲靈動。全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了羅浮山徑的獨特魅力。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