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參右武還豫章錄別五首
盛年不可再,嘉會豈可常。
天地若蘧廬,壽命如朝霜。
乍作萍梗合,忽爲參與商。
郡人驅馬送,載酒河之樑。
絲竹豈不洽,客餞寧盡觴。
有懷不能道,晤促別日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蘧廬(qú lú):古代驛傳中供人休息的房子,後泛指旅舍。
- 萍梗:比喻行蹤如浮萍斷梗一樣,漂泊不定。
- 參與商:參星和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永不相見,常用來比喻親友隔絕,不能相見。
翻譯
美好的年華不會再次擁有,美好的聚會也難以常常舉行。天地就像那旅舍,人的壽命如同早晨的寒霜般短暫。剛剛像浮萍斷梗般相聚在一起,忽然又要像參星和商星那樣分離。郡中的人們趕着馬相送,在河橋上擺酒設宴。絲竹之聲雖然和諧動聽,但爲客人餞行又怎能盡情飲酒。心中有所感觸卻難以言說,會面時間短暫,分別的日子卻很漫長。
賞析
這首詩開篇即感嘆美好時光的短暫和珍貴,以及人生的無常。接着用「萍梗合」和「參與商」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相聚的不易和分別的無奈。描述郡人送別的場景,雖有絲竹之樂和美酒,但心中的離愁別緒使得人們無法盡情享受。最後兩句進一步強調了心中的情感無法完全表達,以及分別後時間的漫長給人帶來的痛苦。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潔,通過對時光、聚會、分別等主題的描繪,傳達出人生的悲歡離合和對相聚時光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