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聞布榖

· 劉崧
夜半山中布榖啼,離人歸路夢中迷。 深鄉三月青苗老,猶有荒田未得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布榖(gǔ):布穀鳥,又名杜鵑,春夏季節常晝夜不停地啼叫,叫聲清脆響亮,好像在催促人們趕快播種。

翻譯

半夜裏在山中聽到布穀鳥的啼叫,在外的人在歸途中於夢中也迷失了方向。 在山鄉深處,已是三月,青苗都已變老,可還有荒蕪的田地未能得到犁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中夜景和鄉村農作的畫面。詩的前兩句通過「夜半」「布榖啼」「離人歸路夢中迷」,營造出一種幽靜而又迷茫的氛圍,表現了離人的思鄉之情和歸途中的迷茫心境。後兩句則將視角轉向鄉村,「深鄉三月青苗老」點明時間和地點,「猶有荒田未得犁」反映出農事的繁忙以及可能存在的勞動力不足或土地荒廢的問題。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生動地刻畫了山中的寂靜、離人的思緒以及鄉村的現狀,給人以深沉的感受。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