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所見

· 劉崧
毿毿榆柳帶煙蘿,落日荒原狐兔多。 斷港已無流水過,行人猶說古黃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毿毿(sān sān):形容枝條細長的樣子。
  • 菸蘿:像菸霧一樣朦朧的藤蘿。

繙譯

細長的榆樹和柳樹帶著像菸霧一樣朦朧的藤蘿,夕陽西下的荒原上有很多狐狸和兔子。 阻斷的港灣已經沒有流水流過,過往的行人仍然說著這裡曾是古老的黃河故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清明時節的景象,首句通過“毿毿榆柳帶菸蘿”營造出一種迷矇、幽靜的氛圍。第二句“落日荒原狐兔多”,以落日和荒原上的狐兔,增添了幾分荒涼之感。第三、四句則通過描繪斷港無流水以及人們對古黃河的談論,展現出此地的歷史變遷和滄桑之感。整首詩意境蒼涼,通過對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的描寫,傳達出一種深沉的感慨和思考。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