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南京秦司馬入爲司徒

中外勳名三十年,亨衢仍際中興天。 壯猷方叔初留後,相國蕭何復召還。 帆引龍江民望系,履聽鳳闕聖情專。 樗材散地知何補,南北追隨似有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亨衢(hēng qú):指四通八達的大道。引申爲顯達、順利的仕途。
  • 壯猷(zhuàng yóu):宏大的謀略。
  • 方叔:西周周宣王時卿士,曾奉命南征,爲周室中興立下大功。此處借指秦司馬有非凡的才能和功績。
  • 相國蕭何:西漢開國功臣,曾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後又被劉邦重新召回,委以重任。此處以蕭何喻秦司馬,說明他的重要地位和才能得到皇帝的認可和重視。
  • 鳳闕(fèng quē):漢代宮闕名。後泛指帝王宮闕。

翻譯

在朝廷內外建立功勳聲名已有三十年,在這國家中興的時代,依然官運亨通。 有着像方叔那樣的宏大謀略,初次留任之後,又像相國蕭何一樣被皇帝召回重用。 帆船引領着龍江之水,百姓的期望都繫於您身,入朝廷任職,皇帝對您的聖恩專注。 我這無用之材在閒散之地,不知能有何補益,能在南北兩地追隨您,似乎是有一種緣分。

賞析

這首詩是潘希曾贈給南京秦司馬的,祝賀他入朝爲司徒。詩中首先讚揚了秦司馬三十年的功勳和他在國家中興時期的順遂仕途。接着用方叔和蕭何的典故,強調了他的才能和受到皇帝的重視。然後通過描寫秦司馬赴任時百姓的期望和皇帝的恩寵,突出了他的重要地位。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作爲一個普通人,對秦司馬的敬仰和追隨之情,同時也流露出一種自謙。整首詩用典恰當,語言簡練,既表達了對秦司馬的讚美,又體現了詩人的情感。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