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
夏夜苦暄濁,散步青山岡。
顧瞻闃無人,明月流清光。
系舟楊柳根,移牀鬆桂傍。
默默坐復起,仰天夜未央。
咄此萬里身,顧影徒彷徨。
水蛙聒靡厭,草蟲鳴暗傷。
蛙蟲詎足怪,蛇虺未可量。
銀河淡欲沒,露下涼沾裳。
且復歸我舟,濯足臨滄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暄濁(xuān zhuó):悶熱混濁。
- 顧瞻:環視,觀看。
- 闃(qù):形容寂靜。
- 未央:未盡,未已。
- 聒(guō):聲音吵鬧,使人厭煩。
- 詎(jù):表示反問,相當於「豈」「難道」。
- 虺(huǐ):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
翻譯
夏天的夜晚悶熱混濁讓人苦悶,我到青山岡上散步。 環顧四周寂靜無人,只有明月灑下清輝。 把船系在楊柳樹根處,把牀移到松樹桂樹旁。 我默默地坐着又站起來,仰望着天空,長夜還未結束。 哎,我這漂泊萬里的身軀,看着自己的影子只能獨自彷徨。 水中的青蛙叫聲聒噪讓人厭煩,草叢中的蟲子鳴叫暗自讓人感傷。 青蛙和蟲子哪裏值得奇怪,毒蛇纔是不可估量的危險。 銀河漸漸暗淡快要消失,露水落下涼涼地沾溼了衣裳。 還是回到我的船上吧,在滄浪水中洗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夏夜詩人在青山岡上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對夏夜環境的描寫,如「夏夜苦暄濁」「明月流清光」「水蛙聒靡厭,草蟲鳴暗傷」等,營造出一種悶熱、寂靜又略帶憂傷的氛圍。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抒發了自己內心的孤獨和彷徨,如「咄此萬里身,顧影徒彷徨」。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未知危險的擔憂,如「蛇虺未可量」。最後,詩人決定回到船上,以「濯足臨滄浪」結束,表現出一種想要擺脫煩惱的願望。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語言簡潔而富有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