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酬劉湛陸翰撰

寂寞寰中人,去住乖通塞。 君爲威鳳翔,我將冥鴻適。 各言期千秋,矢死靡有忒。 所愧還山去,生不辨黍稷。 謀生亦已疏,東皋有餘式。 往年惜分手,愴惻長相憶。 良晤難再尋,行行發京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寰中:世間,天下。(「寰」,讀音:huán)
  • :違背,不協調。
  • 通塞:暢通與阻塞。
  • 威鳳:瑞鳥。舊說鳳有威儀,故稱。
  • 冥鴻:高飛的鴻雁。常喻避世之士。
  • :往,到。
  • 矢死:誓死。
  • :無。
  • (tè):差錯。
  • 黍稷(shǔ jì):古代主要農作物,此處泛指莊稼。
  • 東皋(gāo):泛指田野或高地。

翻譯

在這寂寞的世間人,來去和居停都順應着通暢或阻塞。 您如同有威儀的鳳凰翱翔,我願如高飛的鴻雁適從。 各自說着期望能長遠,發誓至死都不會有差錯。 我慚愧的是迴歸山林離去,連莊稼都不能分辨。 謀求生計也已經生疏,在東邊的高地有剩餘的模式(指還有一些生活方式或方法)。 往年惋惜分別的時候,悲傷地長久相互回憶。 美好的會面難以再次尋覓,前行着從京城出發。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中用「威鳳翔」和「冥鴻適」來比喻自己和友人不同的人生選擇和志向,但都表達了對理想的堅定追求。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迴歸山林後在生活技能方面的不足感到慚愧,以及對過去分別的不捨和對再次相聚的渴望。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描繪,展現了詩人複雜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劉宗周

劉宗周

明浙江山陰人,字起東,號念臺,晚改號克念子。萬曆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天啓元年爲儀制主事,歷右通政,以劾魏忠賢,削籍歸。崇禎元年召爲順天府尹,數上疏忤思宗意,遂謝病歸。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復以論救姜埰、熊開元革職歸。福王監國時,起故官,劾馬士英、高傑、劉澤清,爭阮大鋮不可用,不聽,遂告歸。南都亡,絕食二十三日卒,門人私諡正義。治理學以慎獨爲宗,力倡誠敬之說。曾築證人書院,講學於蕺山,人稱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鈔》、《聖學宗要》、《劉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