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棲:指隱居。
- 褐(hè):粗布衣服,這裏指平民服裝。
- 杖藜(zhàng lí):柺杖。
翻譯
在什麼地方適宜隱居呢?那是青翠的山林邊環繞着碧綠的溪流之處。 藤蔓下垂,猿猴也一同懸掛其上,樹葉茂密幽暗,鳥兒頻繁啼鳴。 爲躲避世俗,穿着平民的粗布衣服,看雲彩時只拄着柺杖。 不知何時才能真正不辜負這樣的時光,歸去之後詢問武山之西的情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靜、美麗的隱居之地。首聯通過「青林帶碧溪」勾勒出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畫面,展現出此地環境的優美。頷聯中「藤垂猿共掛,葉暗鳥頻啼」,以生動的描寫,表現出此地的生機與寧靜,猿猴和鳥兒的活動增添了自然的氣息。頸聯「避俗還衣褐,看雲只杖藜」,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超脫和對自然的嚮往,穿着樸素的衣服,拄着柺杖看雲,體現出一種閒適的心境。尾聯「幾時真不負,歸問武山西」,則透露出詩人對這種隱居生活的期待和對未來的某種期許。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清新,表達了詩人對幽靜自然生活的喜愛和追求。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題湯子敏松石山房歌 》 —— [ 明 ] 劉崧
- 《 往時楊清溪爲鄉先達菊存陳公作種菊圖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餘年其五世孫繼先乃得之於其仲父有實家蓋其家故物也出 》 —— [ 明 ] 劉崧
- 《 廣州雜韻 》 —— [ 明 ] 劉崧
- 《 和鵬舉赴滁陽道中述懷見寄二首 》 —— [ 明 ] 劉崧
- 《 送北平省都事樊仲郛齎洪武七年正旦賀表上南京二首 》 —— [ 明 ] 劉崧
- 《 陪溪南隱君入山玩竹十二韻 》 —— [ 明 ] 劉崧
- 《 朝採南園慄 》 —— [ 明 ] 劉崧
- 《 題司丞張孟兼白石山房圖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