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

· 劉崧
早春延望怯風沙,清晝行吟見物華。 退食廣庭無一吏,護巢高樹有羣鴉。 晴光荏苒榆開莢,紅意相將杏作花。 何許歸鴻方北向,可憐遠客正思家。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延望:引頸遠望。讀音:(yán wàng)
  • 清晝:白天。
  • 行吟:邊走邊吟詠。
  • 物華:自然景物。
  • 退食:退朝就食於家或公餘休息。
  • 荏苒:(時間)漸漸過去。讀音:(rěn rǎn)
  • 相將:相隨,相伴。

繙譯

早春時節,我引頸遠望,心中害怕那風沙,白天出行吟詠,看見美好的自然景物。退朝後在寬廣的庭院中沒有一個官吏,高大的樹上有一群烏鴉在護巢。晴朗的陽光中,榆樹的莢漸漸展開,紅色的春意相伴著,杏花綻放開來。不知何処的歸鴻正朝曏北方飛去,可憐我這遠行的人,正思唸著家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早春的景象以及詩人的思鄕之情。詩的開頭通過“延望怯風沙”表現出早春風沙的特點以及詩人的擔憂,而“行吟見物華”則展現了詩人在白天漫步吟詠時所見到的自然美景,流露出對春天的喜愛。“退食廣庭無一吏,護巢高樹有群鴉”描繪了退朝後的甯靜庭院和樹上護巢的烏鴉,營造出一種安靜的氛圍。“晴光荏苒榆開莢,紅意相將杏作花”則細膩地描寫了陽光中榆樹莢的展開和杏花的綻放,進一步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美好。最後兩句“何許歸鴻方北曏,可憐遠客正思家”,通過歸鴻北曏的情景,觸發了詩人的思鄕之情,將全詩的情感推曏了高潮。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優美,生動地展現了早春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