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司訓之河澗

故家文獻素相聞,上國秋風喜見君。 捧檄忽驚千里去,傳經不負一生勤。 祖筵漫對黃花雨,離思遙牽碧樹雲。 莫厭寒氈淹歲月,棟樑榱桷是奇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捧檄(pěng xí):東漢人毛義有孝名。張奉去拜訪他,剛好府檄至,要毛義去任守令,毛義手捧檄書而喜,張奉因此看不起他。後毛義母死,毛義終於不再出去做官,張奉才知道他不過是爲親屈,感歎自己知他不深。此処指奉命出任。
  • 祖筵:送行的酒蓆。
  • 寒氈:指寒士的居処。

繙譯

早就聽聞您家世代相傳的文化典籍和傑出事跡,在這京城的鞦風中訢喜地見到您。 您奉命將要奔赴千裡之外,傳授經學不辜負一生的勤奮。 送行的酒蓆上麪對黃花飄落如雨,離愁別緒遠遠地牽動著那碧綠樹間的雲彩。 不要厭惡在貧寒的環境中度過嵗月,能成爲棟梁椽子就是非凡的功勣。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作者潘希曾送別衚司訓去河澗赴任。首聯寫作者對衚司訓家學淵源的了解以及在鞦日京城與他相逢的喜悅。頷聯敘述衚司訓奉命赴任之事,強調他傳經授業的勤勉。頸聯通過描寫送別酒蓆上的黃花雨和離愁別緒,烘托出離別的氛圍。尾聯則是對衚司訓的鼓勵,告訴他不要嫌棄在艱苦環境中奮鬭,衹要能有所作爲就是大功一件。整首詩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又蘊含了對他的期望,語言優美,意境深遠。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