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別長安友人呈於參政張副院

弱柳千章鎖鳳樓,春風送客不勝愁。 杜門重憶十年病,束髮誰先天下憂。 消盡壯心吾自老,驚看歧路子何求。 卻教空谷傳驪唱,落日浮雲滿帝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弱柳:本義是指像柳條一樣柔弱的樹,在詩中可理解爲柔嫩的柳樹。
  • 鳳樓:指宮內的樓閣。(「鳳」讀音:fèng)
  • 杜門:閉門。
  • 束髮:指古代男子成童時束髮爲髻,這裏指代青少年時期。(「束」讀音:shù)
  • 壯心:豪壯的志願,雄心。
  • 歧路:從大路上分出來的小路,岔路,這裏喻指不同的人生方向。
  • 驪唱:指告別時唱的歌。(「驪」讀音:lí)

翻譯

柔嫩的柳樹千枝萬條,鎖住了宮內的樓閣,春風吹拂着送別客人,讓人心中充滿無盡的憂愁。 閉門之時,我又回憶起這十年的病痛,青少年時期,又有誰能先爲天下憂愁呢? 我的壯志雄心已經消盡,自覺已經老去,驚訝地看着人們走向不同的道路,他們又在追求什麼呢? 卻讓這空谷中傳來離別的歌聲,落日餘暉中,浮雲佈滿了京城。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酬別長安友人時呈給參政張副院的作品,詩中表達了作者複雜的情感。首聯通過描繪弱柳鎖鳳樓的景象和春風送客的愁緒,營造出一種憂傷的氛圍。頷聯中,作者回憶自己的病痛以及對天下之憂的思考,體現出他的深沉感慨。頸聯則表達了作者壯志消盡的無奈和對他人不同追求的驚訝。尾聯以空谷傳驪唱和落日浮雲滿帝州的畫面,進一步烘托出離別的悲傷和對世事的感慨。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而富有表現力,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洞察。

劉宗周

劉宗周

明浙江山陰人,字起東,號念臺,晚改號克念子。萬曆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天啓元年爲儀制主事,歷右通政,以劾魏忠賢,削籍歸。崇禎元年召爲順天府尹,數上疏忤思宗意,遂謝病歸。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復以論救姜埰、熊開元革職歸。福王監國時,起故官,劾馬士英、高傑、劉澤清,爭阮大鋮不可用,不聽,遂告歸。南都亡,絕食二十三日卒,門人私諡正義。治理學以慎獨爲宗,力倡誠敬之說。曾築證人書院,講學於蕺山,人稱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鈔》、《聖學宗要》、《劉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