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天衣寺

漸覺溪聲杳,山深古木稀。 爛柯無客到,飛錫有僧歸。 寶蓋臨丹闕,蓮花傍紫薇。 祇疑諸祖後,此地說傳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ǎo):深遠,幽暗。
  • 爛柯:圍棋著名典故,常用來表示歲月流逝,人事變遷。
  • 飛錫:僧侶等執錫杖飛空。錫,錫杖,僧人出行時所執的法器。
  • 寶蓋:佛道或帝王儀仗的傘蓋。
  • 丹闕:赤色的宮門,借指宮廷。
  • 紫薇:這裏可能指的是紫薇星,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中被認爲是帝星,也常用來象徵皇宮或朝廷。
  • (zhǐ):同「只」,表示僅僅,只是。
  • 諸祖:各位祖師。
  • 傳衣:指傳授佛法。

翻譯

漸漸覺得溪流的聲音變得遙遠,山深之處古老的樹木稀少。 像爛柯那樣的傳說之地無人到來,卻有執錫杖的僧人歸來。 華美的傘蓋臨近那紅色的宮門,蓮花依傍着紫薇星。 只懷疑在各位祖師之後,此地講述着傳授佛法之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天衣寺的幽靜和神祕氛圍。首聯通過「溪聲杳」和「古木稀」,表現出天衣寺所處環境的幽深寂靜。頷聯中「爛柯無客到」暗示了此地的偏僻和少有人至,而「飛錫有僧歸」則展現了僧人的歸來,爲寺廟增添了一份生機。頸聯通過對「寶蓋」「丹闕」「蓮花」「紫薇」等的描寫,烘托出寺廟的莊嚴和神聖。尾聯表達了對天衣寺作爲佛法傳承之地的猜測和敬意。整首詩意境深遠,用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了天衣寺的獨特風貌和蘊含的文化底蘊,給人以一種寧靜、神祕的美感。

劉宗周

劉宗周

明浙江山陰人,字起東,號念臺,晚改號克念子。萬曆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天啓元年爲儀制主事,歷右通政,以劾魏忠賢,削籍歸。崇禎元年召爲順天府尹,數上疏忤思宗意,遂謝病歸。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復以論救姜埰、熊開元革職歸。福王監國時,起故官,劾馬士英、高傑、劉澤清,爭阮大鋮不可用,不聽,遂告歸。南都亡,絕食二十三日卒,門人私諡正義。治理學以慎獨爲宗,力倡誠敬之說。曾築證人書院,講學於蕺山,人稱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鈔》、《聖學宗要》、《劉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