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廿(niàn):二十。
- 歸寧: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 嬉遊:遊玩嬉戲。
- 悵望:惆悵地想望。
- 碧桃:一種觀賞桃花,這裏泛指桃樹。
- 宅相:典故名,典出《晉書·魏舒傳》。魏舒幼年喪父,被外祖父寧氏撫養成人。寧氏建宅時,看風水的人說當出貴甥。魏舒後被起用爲司徒,晉文帝時官至司徒。後人遂以「宅相」指代外甥。這裏作者是說自己忙碌奔走卻無所成就,感到慚愧。
- 柴關:柴門,亦指貧寒的家園。
翻譯
在石頭江的山下,流水潺潺作響,我陪同母親回娘家,回憶起過去往返的情景。年少時的遊玩嬉戲彷彿還在眼前,但如今已頭髮花白,到了暮年,我惆悵地望着那舊日的青山。碧綠的桃樹生長在溪水山洞旁,籠罩在春天的雲霧之中;修長的竹子遍佈在園林裏,沐浴在夕陽的餘暉之間。我這把老骨頭還在奔波忙碌,慚愧自己沒有什麼成就,而您卻能深藏在這寧靜的家園中,過着隱居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過石頭江去拜訪表兄蕭則善時所作,詩中既有對往昔的回憶,又有對現實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錶兄隱居生活的羨慕。首聯通過描寫石頭江的流水聲,引出作者陪同母親回娘家的回憶,爲全詩奠定了情感基調。頷聯將年少時的嬉遊與如今的白髮相對比,突出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變化,同時「暮年悵望舊青山」一句,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迷茫。頸聯描繪了碧桃溪洞和修竹園林的美景,營造出一種寧靜、優美的氛圍,也反映出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閒適生活的嚮往。尾聯作者自嘆自己忙碌奔波卻無所成就,而表兄則能隱居在寧靜的家中,表達了對錶兄的欽佩和對自己生活的反思。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充分體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