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怨

· 劉炳
月來愁亦來,心憐月去愁應改。樓高月轉遲,停箏坐倚熏籠待。 月落卻成眠,誰知枕冷愁仍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憂慮、苦悶的情緒。
  • (yǐ):靠着。
  • 熏籠:一種覆蓋於火爐上供薰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

翻譯

月亮升起憂愁也隨之而來,心裏憐惜着月亮落下憂愁應該就會改變。高樓之上月亮轉動得緩慢,停下彈箏的動作,靠着熏籠坐着等待。月亮落下後才漸漸入睡,誰知道即便枕着枕頭入睡了,寒冷依舊,憂愁仍然還在。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寒夜中女子的愁緒。詩中通過月的升起與落下,以及女子的行爲和內心感受,表現出她深深的憂愁無法排解。首句「月來愁亦來」,將月與愁緊密相連,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樓高月轉遲」形象地寫出了高樓之上,月亮移動緩慢的情景,同時也暗示了女子等待的漫長和無聊。「停箏坐倚熏籠待」表現出女子的無奈和寂寞。最後兩句「月落卻成眠,誰知枕冷愁仍在」,進一步深化了主題,即使入睡,憂愁依然縈繞心頭,那種寒冷和孤寂的感覺如影隨形。整首詩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將女子的愁緒刻畫得淋漓盡致。

劉炳

元明間江西鄱陽人,字彥炳。元順帝至正中,從軍於浙。元末詣朱元璋,獻書言事。平江西,授中書典籤。洪武中屢升大都督府掌記,除東阿知縣。旋以病告歸,年六十九卒。工詩,有《春雨軒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