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將赴豫章夜發瑞州城下二首

· 劉崧
天末雲霞暝,城隅煙水深。 維舟呼不見,漁火坐相侵。 夜下芙蓉渚,秋高橘子林。 不眠催解纜,鳴柝正沈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維舟:系船停泊。(“維”,讀作“wéi”)
  • (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
  • (tuò):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繙譯

天邊的雲霞漸漸昏暗,城角邊菸霧彌漫,江水幽深。我把船系好停在這裡,呼喊別人卻無人應答,衹有漁船上的燈火與我相伴,似乎在侵擾著我。夜晚行船來到芙蓉渚旁,鞦意漸濃,橘子林一片繁茂。我難以入眠,催促著解開纜繩繼續前行,這時深沉的打更梆子聲不斷傳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九月九日夜晚即將前往豫章,從瑞州城下出發時的情景。詩的前兩句通過描寫天邊的雲霞和城邊的菸霧、江水,營造出一種迷矇、深邃的氛圍。“維舟呼不見,漁火坐相侵”寫出了作者的孤獨感,在寂靜的夜晚,衹有漁火相伴。接下來的“夜下芙蓉渚,鞦高橘子林”,展現了夜晚的景色和鞦天的特色,增添了些許詩意。最後兩句“不眠催解纜,鳴柝正沈沈”,表現出作者急於前行的心情,以及在深沉的打更聲中的那種特殊的情境。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細膩,通過對景色和氛圍的描繪,傳達出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