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棲:指隱居、棲息在幽靜的地方。
- 俗境:世俗的環境。
- 高士:指志趣、品行高尚的人,超脫世俗的人。
- 垣(yuán):牆。
翻譯
我一直有着隱居的志向,總是嫌惡世俗環境的喧鬧。 欣喜地尋到這處高雅之士的住宅,能夠和舊友一起談論。 古老的水井水波圍繞着柱子,深深的屋檐下石頭作爲圍牆。 焚起香來足以安穩地坐着,輕聲吟詠那五千字的《道德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幽靜隱居生活的嚮往,以及在高雅之所與友人相聚的情景。詩的首聯表達了詩人對世俗喧鬧的厭惡和對隱居生活的追求,奠定了整首詩的情感基調。頷聯中詩人因能與故人在高士之宅相聚論道而感到喜悅,體現了詩人對友情和精神交流的珍視。頸聯通過對古井和石垣的描寫,展現了居所的古樸和幽靜。尾聯則描寫了詩人焚香危坐、吟詠《道德經》的情景,進一步烘托出寧靜、超脫的氛圍。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幽,表達了詩人對寧靜、高雅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檢故篋中得亡兒觭所服藥裹賦以致悼 》 —— [ 明 ] 劉崧
- 《 江口汎舟得船字 》 —— [ 明 ] 劉崧
- 《 題故宋太祖十二世孫孟堅所賦寶鼎見樂章賀其叔母太恭人淳祐八年戊申歲上元日壽旦也其詞用官綾書之 》 —— [ 明 ] 劉崧
- 《 題姜鍊師山房有懷趙伯友鄭同夫二首 》 —— [ 明 ] 劉崧
- 《 和陳敬則寄贈二首 》 —— [ 明 ] 劉崧
- 《 題雪庵 》 —— [ 明 ] 劉崧
- 《 題蕭曙所藏曾同可畫水四首 》 —— [ 明 ] 劉崧
- 《 奉答丁克誠擬古四首並各因其首句雲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