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濁世(zhuó shì):混亂的時世。
- 劫(jié):佛教稱世界從生成到毀滅的一個過程爲一劫,這裏表示磨難、災難。
- 庵(ān):圓形草屋。
- 矻(kū):努力、勤勞的樣子,這裏形容冰柱直立的樣子。
- 穎(yǐng):毛筆的尖端。
- 驂(cān):古代駕在車前兩側的馬。
翻譯
在這混亂的塵世中,歷經了無數的磨難,而品德高尚之人居住在這一座雪中的草屋裏。 風與煙都無法到達這裏,冰柱直立相互參雜。 仙鶴映在水光中顯得溫潤,龍騰起時劍氣濃烈。 書寫詩篇時,秋霜拂過毛筆的尖端;載着酒出行時,明月照着駕車的駿馬。 整個宇宙澄清着純淨的元氣,溪流山巒也失去了瘴氣和霧氣。 自古以來高潔的人士,並非只看重東南之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高潔、純淨的雪庵之境,以及居住其中的高人的形象。詩中通過「濁世」與「雪庵」的對比,表現出高人超脫塵世的品性。「風煙飛不到,冰柱矻相參」描繪了雪庵的寧靜與獨特。「鶴映水光潤,龍騰劍氣酣」則以鶴和龍的形象,增添了畫面的生動與氣勢。「題詩霜拂穎,載酒月浮驂」體現了高人的文雅情趣。最後,詩人指出高潔之士的存在讓整個宇宙充滿純淨之氣,不受地域的限制,表達了對高潔品性的讚美。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富有韻味。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寄酬長興知縣蕭徳瑜四首其四 》 —— [ 明 ] 劉崧
- 《 九日絕句七首依韻奉答許存札教授 》 —— [ 明 ] 劉崧
- 《 寄贈廣昌盛縣尹 》 —— [ 明 ] 劉崧
- 《 題米元暉山水畫爲郭掾吏賦 》 —— [ 明 ] 劉崧
- 《 廖伯容自南溪別餘將棲於武山之雲峯寺明日寄此 》 —— [ 明 ] 劉崧
- 《 題姜鍊師山房有懷趙伯友鄭同夫二首 》 —— [ 明 ] 劉崧
- 《 題贈巢雲子 》 —— [ 明 ] 劉崧
- 《 十二月十日晚同吟所郭光輩奉陪溪南隱君與其諸郎羣從觀舍傍蔬畦仍出山後臨眺江上週覽林麓追念舊遊撫餘羈懷益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