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澗奉次長兄子中韻

· 劉崧
蒲澗來何處,鳴聲應谷虛。 清宜和野飯,翠可織仙裾。 隴近秋常灌,潭空夜不漁。 毋令洗塵耳,吾意戀溪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蒲澗(pú jiàn):山澗名。
  • 谷虛:山谷空寂。
  • 裾(jū):衣服的大襟,也指衣服的前後部分。

翻譯

蒲澗是從何處而來呢?它的鳴響之聲迴應着空寂的山谷。 這裏的水清澈宜人,適合搭配野餐;這裏的翠色濃郁,彷彿可以用來編織仙人的衣裳。 山隴臨近秋天時常有灌溉,水潭空曠,夜裏也不捕魚。 不要讓塵世的喧囂污染了自己的耳朵,我情願留戀這溪邊的居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蒲澗的景色以及詩人對其的喜愛。詩中通過對蒲澗的聲音、水的清澈、周圍環境的描寫,展現出蒲澗的幽靜與美麗。詩人表達了對這種寧靜自然環境的嚮往,希望能遠離塵世的喧囂,沉浸在這溪居的美好之中。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受。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