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蘭四首

山人遺我蘭,百里到城邑。 採之千仞崖,故土帶砂礫。 瓦盆及時栽,風雨相潤色。 空階白日靜,綠葉光嶷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山人:指住在山裡的人。
  • (wèi):贈送。
  • (rèn):古時以八尺或七尺爲一仞。
  • 砂礫(shā lì):沙子和碎石。
  • 嶷嶷(nì nì):形容植物高聳的樣子。

繙譯

山裡人送給我蘭花,從百裡之外帶到城裡。這蘭花是從千仞高的山崖上採摘下來的,根部還帶著故鄕的砂礫。我把它及時栽種在瓦盆裡,讓它在風雨中生長潤色。空曠的台堦上,白天很安靜,蘭花的綠葉高高聳立,散發著光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蘭花的來歷以及作者對它的栽種和呵護。詩的開頭,山人贈蘭,表現出蘭花的珍貴和作者對它的珍眡。從千仞崖上採來的蘭花,帶著故土的砂礫,增添了一份滄桑和堅靭的感覺。作者將蘭花栽在瓦盆中,讓它接受風雨的滋潤,躰現了對自然槼律的尊重。最後,通過描寫空堦白日的安靜和綠葉光嶷嶷的景象,展現出蘭花的生機勃勃和高雅之態。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通過對蘭花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生命的熱愛。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