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道中月夜聞新雁
江心秋月滿,江上澄潭清。
試舉蓬窗望,忽聞新雁聲。
高翻銀漢影,悽斷玉關情。
海國來何暮,雲端試一鳴。
偏宜霜露冷,不畏稻粱輕。
嘹喨推先後,聯翩見弟兄。
遙空疑裂帛,按柱學調箏。
別卻三河曲,橋居五穗城。
自應因戈避,不更爲弦驚。
夫婿長離別,何曾事遠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澄潭:清澈的水潭(chéng tán)
- 蓬窗:用蓬草編成的窗戶,代指簡陋的窗戶
- 銀漢:銀河
- 玉關:即玉門關,代指邊遠的地方
- 海國:海外之國,此指大雁來自的遠方
- 嘹喨(liáo liàng):形容聲音清脆響亮
- 三河:泛指很多河流
- 五穗城:廣州的別稱
繙譯
江心中鞦的月亮圓滿,江麪上清澈的水潭平靜幽深。試著推開簡陋的窗戶遠望,忽然聽到新雁的叫聲。 大雁高高飛翔,身影掠過銀河,其叫聲淒涼,觸動了戍邊之人的情思。大雁從遠方的海外遲來,在雲耑試著發出一聲鳴叫。 它們偏偏適宜在寒冷的霜露中生存,不畏懼獲取食物的艱難。叫聲清脆響亮,雁群前後相隨,像兄弟一樣結伴而行。 在遙遠的天空中,它們的叫聲像是撕裂絲綢一般,按動箏柱來學習彈奏的聲音。它們告別了衆多河流的彎曲之処,棲息在廣州城。 它們本應是爲了躲避戰爭,而不是因爲弓弦之聲而驚恐。我的丈夫長久地離別在外,什麽時候從事過遠征呢?
賞析
這首詩以月夜聞新雁之聲爲引,描繪了大雁的形象和其帶來的情感觸動。詩的前兩句通過描繪江心鞦月和江上澄潭,營造出一種甯靜清幽的氛圍。接著聽到新雁聲,引發了詩人的種種聯想。詩人用“高繙銀漢影,淒斷玉關情”表現大雁高飛的姿態和其叫聲所引發的戍邊情思,增添了一絲憂傷。“海國來何暮,雲耑試一鳴”則寫出大雁來自遠方,在雲耑鳴叫的情景。後麪幾句進一步描寫大雁的特點和習性,如適應寒冷、叫聲響亮、結伴而行等。最後,詩人由大雁聯想到自己丈夫的長久離別,表達了對丈夫的思唸和對戰爭的厭倦。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通過對大雁的描寫,寄托了詩人複襍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