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周府紀善南閩黃昌吾愛日堂

· 鄭真
金烏飛駕五雲重,照見高堂鶴髮翁。 大化要同歸壽域,長生久矣得仙風。 南州天際扶桑碧,西海雲連若木紅。 笑近榆陰移枕蓆,步隨花影繞簾櫳。 綠樽香泛春常滿,綺綵衣翻年正中。 寸草芳心終欲報,餘暉戀戀倚晴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烏:古代神話中的神鳥,常用來象徵太陽。
  • 五雲:五彩祥雲,象徵吉祥。
  • 鶴髮翁:指年老的人,頭髮如鶴羽般白。
  • 大化:宇宙自然的變化。
  • 壽域:長壽的境界。
  • 扶桑:神話中的樹名,傳說中太陽升起的地方。
  • 若木:神話中的樹名,傳說中太陽落下的地方。
  • 綺綵衣:華麗的衣服。
  • 寸草芳心:比喻微小但真摯的心意。

翻譯

太陽高懸,五彩祥雲環繞,照耀着高堂之上的白髮老者。 宇宙自然的變化引領我們共同進入長壽的境界,長久以來已經領悟了仙人的風采。 南方天際的扶桑樹碧綠一片,西海雲彩連接着若木樹的紅色。 笑着靠近榆樹陰涼處移動枕蓆,隨着花影漫步圍繞着簾櫳。 綠色的酒杯中春意盎然,華麗的衣服隨着年歲的中心舞動。 微小的心意終將報答,餘暉依依不捨地倚在晴朗的天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祥和長壽的畫面,通過神話元素如金烏、扶桑、若木等,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仙境氛圍。詩中「鶴髮翁」形象地展現了長壽的主題,而「大化要同歸壽域,長生久矣得仙風」則表達了對於長壽和仙境生活的嚮往。後文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如「南州天際扶桑碧,西海雲連若木紅」,進一步增強了詩的意境美。結尾的「寸草芳心終欲報,餘暉戀戀倚晴空」則抒發了對美好生活的珍惜和留戀之情。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