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四日會飲於方德貞氏以上已寒食清明比合於兩日間要予賦詩成二十韻
春深節序適逢三,松竹南窗客聚簪。
香冽上樽傾鑿落,珍分列鼎飫肥甘。
巖花不爲人情別,海味應當旅思堪。
誓與阮生同一醉,肯如王衍祇清談。
交親半世猜嫌絕,土俗千年委曲諳。
道在底須愁俶擾,心清自可律頑貪。
路深鳳浦停煙火,海闊蛟門息瘴嵐。
聲動鞦韆喧院落,影搖舴艋漾溪潭。
笙歌歷歷哇淫雜,羅綺紛紛富貴酣。
公子多應聯曉騎,佳人儗爲祝春蠶。
青精飯熟家人送,銀燭光分內寵覃。
祭祀誰能通孝享,祓除聊復慰憂惔。
軒裳分與浮榮棄,泉石由來懶性耽。
虛壁蟲飛憐尺蠖,畫樑燕語聽呢喃。
越中曲水流清淺,綿上諸山聳翠嵌。
逸少立言名不朽,子胥守義死何慚。
氛塵浩蕩紛爭急,戈戟精明禍亂戡。
未有長材空冀北,敢辭微命困周南。
屋檐柳色宮袍映,几席芸香汗簡探。
興聚筆端詩欲就,簾前飛絮落毿毿。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已:指上巳節,中國傳統節日,農曆三月初三。
- 鑿落:古代盛酒的器皿。
- 飫肥甘:飽食美味。
- 阮生:指阮籍,三國時期魏國詩人,以醉酒避世著稱。
- 王衍:西晉時期清談家,以清談著稱。
- 俶擾:動亂,混亂。
- 頑貪:頑固貪婪。
- 蛟門:傳說中的海門,此處指海。
- 瘴嵐:指瘴氣,熱帶或亞熱帶山林中的溼熱空氣,古人認爲是瘴癘的病原。
- 舴艋:小船。
- 哇淫:指聲音雜亂無章。
- 覃:深廣,此處指廣泛享受。
- 祓除:古代除災求福的儀式。
- 憂惔:憂慮,憂愁。
- 泉石:指隱居山林的生活。
- 尺蠖:一種昆蟲,行動時身體彎曲成弧形。
- 翠嵌:翠綠的山峯。
- 逸少:指王羲之,東晉書法家,以書法著稱。
- 子胥:指伍子胥,春秋時期吳國大夫,以忠誠著稱。
- 氛塵:塵土,比喻世俗的紛擾。
- 戡:平定,鎮壓。
- 周南:《詩經》國風之一,此處可能指南方。
- 汗簡:古代書寫用的竹簡,此處指書籍。
- 毿毿:形容細長的樣子。
翻譯
春深時節,節序恰逢三月初三,松竹環繞的南窗下,賓客們聚集在一起。美酒香冽,從鑿落的酒器中傾倒而出,珍饈美味排列在餐桌上,讓人飽食甘美。山中的花朵不因人情而改變,海味則能緩解旅途的思鄉之情。我願與阮籍一樣沉醉,不願像王衍那樣只是清談。多年的猜疑和嫌隙已斷絕,千年的土俗曲折已深諳。道義所在,不必擔心混亂,心境清明自然能約束貪婪。深邃的道路上,鳳浦的煙火停歇,廣闊的海面上,蛟門的瘴氣消散。鞦韆的聲音在院落中迴盪,小船的影子在溪潭上搖曳。笙歌雜亂無章,羅綺富貴酣暢。公子們應該聯袂騎馬,佳人們則準備爲春蠶祈福。青精飯熟,家人送來,銀燭光分,內寵廣泛享受。祭祀中誰能通達孝道,祓除儀式聊以慰藉憂愁。軒裳浮榮已棄,泉石隱居本性耽溺。牆壁上蟲飛,憐憫尺蠖,畫樑上燕語,聆聽呢喃。越中的曲水清淺流淌,綿上的諸山翠綠聳立。王羲之的立言名垂不朽,伍子胥的守義死而無憾。塵土紛擾,紛爭激烈,戈戟精明,禍亂平定。沒有長材,空留冀北,不敢辭去微命,困於周南。屋檐下柳色映襯宮袍,几席間芸香瀰漫,汗簡探尋。興致聚集筆端,詩篇即將完成,簾前飛絮細長飄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深時節的聚會場景,通過對節日的慶祝、美食的享受、自然景色的描繪以及對歷史人物的引用,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紛擾的厭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視角。通過對自然與人文的交織描繪,詩歌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