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學海:比喻學問的海洋,指知識的廣博。
- 翠石:綠色的石頭,這裡可能指美麗的自然景觀。
- 長春花木:常綠或四季常開的花木,象征著永恒的春天和生機。
- 炫:閃耀,光彩奪目。
- 丹紅:鮮豔的紅色。
- 神仙:超凡脫俗的人,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界。
- 人間世:人世間,現實世界。
- 滄溟:大海,這裡比喻遙遠的、理想化的境界。
- 恍惚:模糊不清,難以捉摸。
繙譯
學問的海洋波濤環繞著翠綠的石頭,重重的, 長春的花木閃耀著鮮豔的紅色,炫目奪人。 神仙般的美好境界其實就在人間, 何必羨慕那遙遠而模糊的大海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學海和長春花木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於人間美好境界的贊美和肯定。詩中“學海波環翠石重”描繪了學問的深邃與美麗,而“長春花木炫丹紅”則進一步以鮮豔的色彩象征生命的活力和美好。後兩句則直接表達了作者的觀點,認爲理想中的神仙境界竝非遙不可及,而是存在於現實的人間世界中,不必去追求那遙遠而模糊的理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熱愛和對理想境界的獨特理解。
鄭真的其他作品
- 《 洪武十九年夏五月不雨廣信郡太守番禺彭公推府靈臺李公率所屬及父老民人禱於羣祠祝詞甫畢甘雨隨至三日之間四 》 —— [ 明 ] 鄭真
- 《 題周千戶所藏盛子昭雪中讀書圖 》 —— [ 明 ] 鄭真
- 《 題扇面 》 —— [ 明 ] 鄭真
- 《 用方參政文敏述懷韻五首 》 —— [ 明 ] 鄭真
- 《 寄晉原縣丞王叔潤兼簡主簿董仲石 》 —— [ 明 ] 鄭真
- 《 寄羅信言 》 —— [ 明 ] 鄭真
- 《 玉山李道會顏則求着福慶觀記以黃谷二十六詠見示用韻以寄 》 —— [ 明 ] 鄭真
- 《 答姚宗文律詩四首 》 —— [ 明 ] 鄭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