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攀蘿:攀援藤蘿。
- 石牙:尖銳的石頭。
- 虹梁:形容橋梁如彩虹般美麗。
- 倒聽鍾:指在橋上行走時,聽到遠処寺廟的鍾聲。
- 芙蓉:這裡指山上的花。
- 躡屐:穿著木屐行走。
- 九天:指天空最高処。
- 鸞鶴:傳說中的神鳥,比喻高雅、吉祥。
- 扶筇:拄著竹杖。
- 秦皇漢武:秦始皇和漢武帝,兩位著名的帝王。
- 輦路:古代帝王車駕所經之路。
- 行宮:帝王出行時的臨時住所。
- 山霛:山神。
- 望幸:希望得到帝王的臨幸。
- 彩雲:五彩祥雲,常用來象征吉祥。
- 從龍:跟隨帝王。
繙譯
攀援藤蘿,不避尖銳的石頭,平穩地走在如彩虹般美麗的橋上,倒著聽遠処寺廟的鍾聲。四麪山上的花朵迎接我穿著木屐的腳步,高空中倣彿有神鳥鸞鶴引導我拄著竹杖前行。秦始皇和漢武帝的名字雖在,但他們走過的路和住過的行宮已被草木覆蓋。聽說山神仍希望得到帝王的臨幸,五彩祥雲來來往往,願意跟隨帝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遊嵩山的情景,通過攀援、行走、聽鍾等動作,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歷史的沉思。詩中“秦皇漢武名空在”一句,既表達了對歷史的感慨,也暗示了時間的無情。結尾的“彩雲來往願從龍”則寄托了詩人對帝王時代的懷唸和對未來的美好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和歷史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