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端陽:端午節,即農曆五月初五。
- 劉覲國: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署中:官署之中,即政府機關內。
- 隱吏:隱居的官員,指作者自己。
- 拍浮:拍打水面,這裏指輕鬆自在地生活。
- 海味:海產品,指豐盛的食物。
- 龍舟:端午節期間划龍舟的習俗。
- 令節:佳節,這裏指端午節。
- 蒲酒:用蒲草浸泡的酒,端午節的傳統飲品。
- 和風:溫和的風。
- 麥秋:麥子成熟的季節,通常指農曆五月。
- 逆旅:旅店,這裏比喻人生如旅途。
- 仲宣樓:樓名,這裏泛指高樓,也可能暗指離別之地。
翻譯
我這個隱居的官員,生活還算寬鬆自在,閒暇之餘還能拍打水面享受生活。客人的筵席上擺滿了各種海味,我的思緒卻飄向了家鄉的龍舟賽。端午節已過,我們喝着蒲酒,享受着麥秋時節的和風。我們彼此相看,都像是旅途中的過客,就不要再登上那象徵離別的仲宣樓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端午節後一天,被朋友劉覲國邀請到官署中聚餐的情景。詩中,作者表達了對閒適生活的享受,以及對家鄉端午節習俗的懷念。通過對比海味與龍舟,蒲酒與麥秋,作者巧妙地將自己的鄉愁與節日的氛圍結合在一起。最後,作者以「逆旅」和「仲宣樓」作結,表達了對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對離別的迴避,體現了作者淡泊名利、嚮往自然與家鄉的情感。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秋杪不寐起與洞虛對酌共得長字 》 —— [ 明 ] 鄧雲霄
- 《 吳門秋懷八首 》 —— [ 明 ] 鄧雲霄
- 《 潯江中秋八首 》 —— [ 明 ] 鄧雲霄
- 《 和吳翁晉梅花詩十三首 》 —— [ 明 ] 鄧雲霄
- 《 重陽前二日泛木蘭堂和黎美周作 》 —— [ 明 ] 鄧雲霄
- 《 輿中無事賦得美人三上三中三下詩共九首樓上 》 —— [ 明 ] 鄧雲霄
- 《 挽故茂才陳古民表弟 》 —— [ 明 ] 鄧雲霄
- 《 季夏望日博羅韓煦仲過訪鏡園晚泛木蘭堂玩月以落日放船好輕風生浪遲爲韻得六言十首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