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十八詠秋柳

夜雨孤燈起旅愁,隔簾搖颺一螢流。 誰雲腐草無生意? 忽見明珠已暗投。 讀罷虛窗千卷冷,放殘深院六宮秋。 年華代謝流光促,對爾還須秉燭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搖飏 (yáng):搖曳,飄動。
  • 腐草:比喻無用之物。
  • 明珠已暗投:比喻美好的事物被埋沒或誤用。
  • 虛窗:空窗,指無人打擾的安靜環境。
  • 六宮鞦:指深宮中的鞦意,也隱喻宮廷的冷清與寂寞。
  • 秉燭遊:手持蠟燭夜遊,比喻珍惜時光,及時行樂。

繙譯

夜晚的雨聲與孤燈相伴,喚起了旅人的憂愁,透過窗簾,看到一衹螢火蟲在飄動。 誰說腐朽的草木沒有生命力? 我突然看到,就像明珠被不明智地埋沒了。 讀完書後,空蕩的窗邊顯得格外冷清,深院中,鞦意已濃,倣彿六宮都沉浸在鞦色之中。 年華更疊,時光匆匆,麪對這樣的景象,更應該珍惜時間,夜晚也要手持蠟燭去遊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夜的孤寂與時光的流逝,通過“夜雨孤燈”、“螢流”等意象,表達了旅人的憂愁和對美好事物被埋沒的感慨。詩中“腐草無生意”與“明珠已暗投”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對生命力和價值的思考。結尾的“秉燭遊”則強調了珍惜時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對鞦夜的深刻感悟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